伺服油缸ATOS* 在脈寬調制氣動伺服系統(tǒng)中,脈寬調制伺服閥完成信號的轉換與放大作用,其常見的結構有四通滑閥型和三通球閥型。下圖所示為滑閥式脈寬調制伺服閥的結構原理圖?;y兩端各有一個電磁鐵,脈沖信號電流加在兩個電磁鐵上,控制閥芯按脈沖信號的頻率往復運動。 伺服油缸ATOS*脈寬調制伺服閥的性能主要是動態(tài)響應和對稱性要求。假設加在電磁鐵上的是方波脈沖信號,從電磁鐵接到信號到執(zhí)行元件開始動作這段時間稱信號的延遲時間。延遲時間包括三部分,一是電磁線圈中電流由零逐漸增大到銜鐵開始運動的電流增長時間;二是銜鐵與閥芯一起運動的時間;三是從節(jié)流口打開、執(zhí)行元件工作腔進行放氣到執(zhí)行元件開始動作的固定容器充放時間。前兩部分時間是由脈寬調制伺服閥決定。脈寬調制氣動伺服的工作頻率一般是十幾赫茲到二三十赫茲。為了滿足動態(tài)響應快的特點,要求延遲時間越短越好,一般控制在1~2ms以內(nèi)。 所謂對稱性要求,對四通滑閥,閥芯往復運動的響應要*,即加在兩個電磁鐵上的脈沖信號在傳遞過程中延遲時間應基本相同,兩輸出口的壓力與流量應基本相同;對三通球閥,對應脈沖信號上升沿下降沿的延遲時間應基本相同,球閥的充氣過程和排氣過程應基本相同。由于三通球閥與差動氣缸匹配,其對稱性不如四通滑閥好。 為了提高四通滑閥的快速響應,常采用力反饋來提高閥芯反向運動的速度。圖所采用的是彈簧反饋的形式。當信號反向時,彈簧力幫助閥芯反向運動,當閥芯運動過了中位,彈簧力改變,起阻止閥芯運動的作用,并能減輕閥芯到位的沖擊力,降低噪聲。也有采用氣壓反饋的形式,其作用原理是一樣的。 脈寬調制控制與模擬控制相比有很多優(yōu)點:控制閥在高頻開關狀態(tài)下工作,能消除死區(qū)、干摩擦等非線性因素;控制閥加工精度要求不高,降低了控制系統(tǒng)成本;控制閥節(jié)流口經(jīng)常處于全開狀態(tài),抗污染能力強,工作可靠。缺點是功率輸出小,機械振動和噪聲較。 電—氣比例伺服系統(tǒng)的應用實例 一、 柔性定位伺服氣缸 圖示為一柔性定位氣缸(又稱位置伺服控制系統(tǒng))。該系統(tǒng)可以根據(jù)輸給的電信號使氣缸活塞在任意位置定位。 位置伺服控制系統(tǒng)由電—氣方向比例閥由氣缸1、2、位移傳感器3、控制放大器4等組成。該系統(tǒng)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控制放大器、電—氣比例閥、氣缸的調節(jié)作用,使輸入電壓信號Ue與氣缸位移反饋信號Uf(Uf與氣缸位移之間是線性關系)之差 U減小并趨于零,以實現(xiàn)氣缸位移對輸入信號的跟蹤。 |